在线客服
行业资讯 | 2015-9-25
今年以来,互联网医疗的风潮来袭。数据显示单是上半年,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风险投资总额将近八亿美元,几乎超过2014年全年投融资额。仅九月份,就有两家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获得巨额融资:
9月7日,医联Medlinker 获4000万美元B轮融资,由腾讯领投,云锋基金跟投。获得这些在外界看来光鲜亮丽的业绩,医联只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。
9月10日,趣医网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4000万美元融资。本轮融资由百度领投,老股东弘晖资本和软银中国资本跟投。在完成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之后,趣医网会加大“医院+”平台的建设力度。
互联网+医疗领域密集爆出巨额融资消息,预示互联网+医疗创业深受资本青睐。互联网+医疗成为互联网行业新的蓝海领域。
而且,BAT三大巨头的加入将会直接提升行业发展的速度量级。百度战略投资“健康之路”(医护网);阿里构建医药电商,至医疗O2O,建立起完整的医药生态闭环;腾讯在投入7000万美元到丁香园后,又以1亿美元领投挂号网。
总之,互联网+医疗一片蓝海之势。但是,与其他互联网领域大有不同,互联网+医疗与政府部门监管联系紧密,与个人健康休戚相关,囿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,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将面临诸多难点。
人才匮乏,产品粘性弱
相较于互联网+零售、O2O领域,互联网医疗的专业性更强。行业急缺既懂互联网又懂健康医疗的人才,这也是大多移动医疗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。而且,目前市面上的移动医疗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创新,大多仅是把其他领域的智能硬件功能、数据,简单套上移动医疗产品的概念,最终导致产品黏性很弱。
移动医疗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市场规模在不断地扩大,但是众多产品也在不断地夭折。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电子商务分会会长龙岩表示,“要想在市场中处于不败,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黏性是移动健康管理App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。”
而且,移动医疗产品涉及到用户的自身健康,服务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。 纵观当下的移动产品,大多只提供数据监测而并没有太多的服务理念。那些只测血糖、血压指数的硬件设备,没能给用户提供服务,最终导致用户不断丢失。去年底发布的《2014年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》显示,可穿戴设备在3个月内的流失率高达87%,用户黏性差、难以坚持使用是目前健康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最大瓶颈。”
隐私安全
近日,全球最大的偷情网站AshleyMadison被黑客攻击,愈37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,黑客利用用户隐私信息进行敲诈、勒索,就此引发的多名用户自杀的事件让人痛惜。相比于偷情网站的信息数据,个人健康的信息数据更详细、更敏感。
举个例子,一些患有癌症、艾滋病人的数据一旦公之于众,对于病人心理上的冲击将远远超过疾病本身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,数据安全保护举足轻重。健康医疗APP获取用户数据时并利用用户数据时,一定要在用户隐私方面加大防范意识,避免因用户隐私数据泄露导致的各种问题。
推荐产品
相关新闻